7月5日下午,应新华书店邀请,镇江民进悦读会为江苏书展“加更”了一场悦读分享会。悦读会副会长侯晓佳为大家解读了由202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所著的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》一书。
去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德隆·阿西莫格鲁(Daron Acemoglu)、西蒙·约翰逊(Simon Johnson)和詹姆斯·罗宾逊(James A. Robinson),以表彰他们在制度经济学领域的开创性贡献。侯晓佳说,出于对诺贝尔奖得主的兴趣,就在网上搜索了相关信息,当发现其中两名获奖者曾在2012年合著了《国家为什么会失败》这本名字有些特别的书之后,就引起了阅读的兴趣。阅读完全书后,侯晓佳认为,在当今世界经济不确定的大环境下,这本书为理解全球不平等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视角,适合那些对政治经济学和发展问题感兴趣的书友研读探讨交流。
侯晓佳从房价的涨跌、黄金形势的变化、最近爆火的“苏超”等与大家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引入今天的分享。他向大家介绍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由来,获奖得主的分布特点、对世界经济格局产生的影响等?!豆椅裁椿崾О堋酚陕槭±砉ぱг壕醚Ы淌诘侣 ぐ⑽髂衤澈驼窝Ъ揖醚Ъ?、哈佛大学教授詹姆斯·罗宾逊合著。这本书自2015年在国内出版以来,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,还被中国社科院批判过。它不仅挑战了传统经济学中关于国家兴衰的诸多观点,还通过大量的历史案例和严谨的经济学分析,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——制度决定论。
书中的核心观点是:国家的贫富、兴衰并非由地理、文化或领袖的偶然决策决定,而是由其政治和经济制度的根本性质塑造。书中通过对比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历史发展,如英国、墨西哥、美国、拉丁美洲、非洲等地,展示不同的制度如何导致了不同的经济结果。强调了英国的工业革命得益于逐渐形成的包容性制度,而拉美的一些国家则因持续的榨取性制度而未能实现类似的发展。内容涉及制度、演变、路径、变革等各个方面。这本书不仅是一部宏大的政治经济学著作,更是一面镜子,让我们看清历史与现实的深层逻辑。
本书认为政治制度分为攫取性政治制度和包容性政治制度两种,经济制度也分攫取性经济制度和包容性经济制度两种。阿西莫格鲁认为,可以有如下组合:攫取性政治制度+攫取性经济制度;攫取性政治制度+包容性经济制度;包容性政治制度+攫取性经济制度;包容性政治制度+包容性经济制度。阿西莫格鲁认为,只有第四种情况“包容性政治制度+包容性经济制度”,经济才能持久发展。
侯晓佳以章节为线索,将全书的重要观点有机串联,详尽的展示给书友们,他引用了大量书中的案例,也分享了自己在读书后联系生活产生的诸多思考,通过生动的解释将复杂晦涩的理论一一剖析到位。侯晓佳认为,好的制度带来的影响能辐射到一个国家方方面面,包括政治安定、社会法治、粮食安全、产业多元(独立)、科教优先、金融创新等等。就拿韩国与朝鲜举例,在实行了不同的政治经济制度后,两国的航线图疏密程度对比十分明显,折射出经济活动已经出现巨大差距?!豆椅裁椿崾О堋诽嵝盐颐?,要实现长期繁荣,就需要关注制度的质量,并努力构建那些能够促进广泛参与和社会整体发展的包容性制度。这不仅是对政策制定者的要求,也是对公民社会的期望。通过共同努力,各国可以打破不利的历史路径,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。
书友交流环节,现场书友讨论热烈。有的书友感叹当下社会的包容性还有待开发,大到一个国家、小到一个家庭,只有将包容性的制度融入习惯,才能调动起主观和客观方面的能动性;有书友将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切口,讲述了植根于华夏历史的民族气性,认为本书低估了文化、宗教潜移默化的影响;还有的书友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讲起了自己的思考,认为不同的制度造就了环境的差异,从而会使同样的问题导向不同的结果。大家还围绕苏超、科技产业、历史人文等方面交流探讨,将话题引向深入。
国家的命运并非注定,而是取决于每一代人的选择。是容忍腐败与压迫,还是争取开放与公平?是维护既得利益,还是推动创造性破坏?历史没有必然的终点,只有不断被书写的进程。这不仅是一本关于国家兴衰的书,更是一本关于人类如何摆脱枷锁、走向繁荣的宣言。它提醒我们:制度的力量,终究是人的力量。值得庆幸的是,当下的我们,正生活在温暖稳定的社会中,我们有着历久弥新的文化,有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,祖祖辈辈传承延续至今书写着专属于华夏大地的史诗,我们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坚定奋斗者。